缘起

     百年前,华人先贤先辈从中国漂洋过海,乘坐舢板登陆船头。船头位置处在宁宜河边。宁宜河,曾是马六甲、波德申、芙蓉主要水路,对外衔接马六甲海峡通往世界各地的海陆重镇。上世纪初叶,宁宜河道贸易密集,船头乡镇商机处处,攘来熙往。

     1923年,卫理公会在船头租借一间店屋开始宣教和关怀;1928年则在殖民地政府所提供的三角形斜坡宗教地建造一间小教堂,即现址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很多福州人在船头附近园丘工作。然而,因为船头人口渐渐迁移,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小教堂停止活动,一度荒弃了逾十年。

     2011年,芙蓉卫理公会耗资十多万令吉重建小教堂,由会友领袖张金祥先生督工,保留小教堂原有的德国南部 “桁架建筑”风格。

     2013年,雷周隆捷牧师倡导建筑“思源楼”。虽然筹建过程屡遇阻碍,但在“旷野开道路,沙漠开江河”上帝带领供应下,巍巍“思源楼”终于落成。

     “思源楼”,顾名思义即饮水思源,今人后人学习卫理公会先贤先辈宣教典范–先建学堂(芙蓉英华学校,1915年建),后建礼堂(芙蓉卫理公会,1920年建),以及追随先贤先辈脚步,走出教堂四面墙壁,与社区贤达联办公益活动和团体(中国青年义赛会,1916年建)。同时,今人后人将永远不忘船头是龙的传人南来森州谋生的据点,学习和追思先贤南来拓荒的艰辛历程,拼搏的血汗。

     “思源楼”底层作教育用途,楼上辟历史走廊,以文物、照片、图画、文字,叙述森州华人卫理公会和森州华人的发展,把先贤先辈早年生活呈现眼前,引人缅怀先贤先辈披荆斩棘开拓这篇土地的丰功伟绩。

     “思源楼”造型特色是左右两边各有一道二十五级梯阶楼梯。扶梯走上右边,便可进入历史走廊,里头的摆设、展示,引导人去认识、感受、体会先贤先辈南来拓荒的艰辛历程和生活;在左边,便可站在“宁宜河瞭望台”眺望宁宜河,微风熙熙引面吹拂,引人情怀,从心钦佩先贤先辈为缔造前途投奔怒海的勇气、毅力。

     愿一切荣耀归于上帝,平安归上帝喜悦的人。

~ 雷周隆捷牧师  

Comments